fbpx
分類
Computers

Web 2.0 時代的隱私滲透現象 (1)

其實這篇我寫了很久,實在不知道該不該貼出來,
不過最近這兩天收到了一封信,文中提到這部份,
那麼,就還是貼出來以作為呼應吧;
後面的部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寫完,
催稿還請鞭小力一點,我很懶惰的 (炸)

如果有興趣知道是哪篇文章,
請查詢「無名小站中真實姓名洩露的危機」。


週末午后,像颳颱風似地雷陣雨,讓蒸騰地暑氣得以稍獲緩解,坐在淡水紅樓喝著下午茶,不禁令人忘卻世事紛擾。看著在戶外拿著相機,拼命拍照的學生,總不禁會讓人想到照片們的去向──會存到電腦裡面,拿去相館洗出來,還是就這樣繼續留在記憶卡裡呢? 或許都不是。在網路頻寬與資源相對便宜的今天,照片最常流放到的地方,便是數位資訊的載體,網際網路。對生活在網路世代的人們來說,擁有一個、或是多個服務的帳號早已不足為奇,而藉由這些虛擬的 ID 來紀錄生活、表達想法、發表創作,或是純粹 social 的,亦不勝枚舉,而在看到學生拍照的行為時,第一個竄入筆者腦海中的,是「滲透」這兩個字。

「滲透?」或許諸位的腦袋裡會有一樣的疑問,為什麼照張像會跟滲透扯上關係呢? 其實,筆者比較喜歡用英文 “penetrate” 這個字,而言簡意賅地形容隱私滲透,便是「網路上龐大的資訊量,能滲透出部分、或是完整的真實狀況。」

就以彎彎來舉幾個例子說明吧。

  • 彎彎的 ID 是什麼?
  • 彎彎的姓名是什麼?
  • 有哪些代號可能是彎彎的朋友? 他們活動的地區?

這些事情在彎彎的部落格,或是官方網站上不見得會有所著墨,但這不代表這些資訊不存在。或許您已經可以舉例,像是報章雜誌、電子媒體的報導,可以間接地敲出彎彎的姓名與簡略的生平敘述,而妥善地對搜尋引擎下指令,亦不難從中推敲出可能的朋友 ID 與相關資訊。在某些情況下,我們甚至可以查出某個人的 E-Mail 地址、電話等私人資訊。

網際網路在它出現廿餘年後,從單純、被動地的提供靜態資訊,演變至現在成為使用者放送的資訊的載體,並快速、大量地推播至其他使用者眼前,利用它的使用者與資訊量亦已非昔比。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網路是一種屏障,隔開了真實與虛擬兩個世界,在這個看似可以暢所欲言的環境裡,我們表達自己的想法,或是讚許、或是批判身邊的人事物;對於廣大的網路領域中,發言者的真實身分似乎是不容易被發現的,可是 Web 2.0 現象卻漸漸地讓資訊具備了滲透壓,而資料檢索技術的精進,更成為了資訊滲透的催化劑。

早期的網路搜尋引擎,只是把使用者輸入的字串做簡單的比對,因此使用者只能輸入像是「氣象局」、「氣象局+網站」之類的指令,如果輸入了「氣象局的網站」,或是「颱風動態」,中央氣象局的網站可能不會出現在最前面;隨著技術的演進,現在的搜尋引擎已經可以猜測及建議使用者 (像是「您是不是要查: …」),並可從中學習,讓下一次的搜尋更為精準。舉例來說,在搜尋「楊宗緯」時,第一筆結果是他的 blog,接著是 Youtube、新聞、粉絲的網站.. 這樣的結果,往往是靠使用者搜尋的行為紀錄去決定的。我們可以說,搜尋「楊宗緯」的使用者,通常都會點到他的 Blog,或是連到 Youtube 去看影片;同理可證,輸入政治人物的姓名時預期會得到的,便是與之相關的新聞或是社論網頁。

於是,某個姓名開始與某個 ID 或是字辭相關聯,而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,變得越來越容易對焦。以往因地受限,僅僅流傳於街坊鄰居的八卦網路,隨著 Blog 行為的普及被廣泛、主動地推播出去,進而被索引、被搜尋,人們以另外一種形式,在無形中為週遭的人事物貼上了標籤──可被尋獲的標籤

回到淡水的紅樓,筆者接著向同行的友人說明著「資訊滲透」的可能。在現在的網路生態中,要查到一個人的資訊實在是輕而易舉:資訊一旦放上網,就要有被搜尋到的覺悟;而「搜尋得到」更意味著,擁有辨析能力的人,能透過更方便且快速的管道來擷取、分析資訊;至此,看似無害的索引便被賦予了生命,有了表達的能力。

To be continued..

在〈Web 2.0 時代的隱私滲透現象 (1)〉中有 2 則留言

Web 2.0 時代的隱私滲透現象 (2)

嗯.. 很抱歉這篇文章寫得短短的,
在這篇裡面,我只提跟自己專題相關的事件與文章,
是對第一篇的想法的實做驗證;
文中放了一些相關的連結,方便大家點閱。
那麼,

發表迴響